飲食不協調可致腸癌

本文已影響1.88W人 

西方國家流行了數百年的飲食結構,特點是以肉、奶、蛋爲主,形成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高糖的“三高”結構,其結果是導致食物熱量攝取過剩,某些保護性基因遭到破壞,於是人出現了肥胖,釀成心血管疾病和大腸癌發病率不斷上升。爲此,7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了節食、減肥熱。進入80年代又大力開發強化食品,並注重植物蛋白的利用,然而收效並不明顯。學者們還注意到,在美國南方一些盛產柑橘的地方,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低於其他地區。人們認爲,這可能是由於柑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的緣故。

飲食不協調可致腸癌

我國和日本、東南亞及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,飲食屬於低脂肪、低蛋白、低糖的“三低”結構,以谷、菜、油爲主。相對而言,則大腸癌發病率稍低一些。但是,近年伴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,只注重了飲食調配,卻忽略了營養成分。自80年代中期起,也開始追求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重糖、多鹽的飲食結構,似乎是在步西方“三高”飲食結構的後塵。因此,發現大腸癌患者近年來也有所增加。腸癌的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居3—6位,且手術後5年存活率較低。

爲了有效地預防大腸癌,應儘量少吃油膩食物,嚴格控制多餘的脂肪和糖的攝入,防止熱量過剩;同時,還要多吃各種蔬菜、水果及含纖維多的食物,提倡精粗兼備,儘量多吃粗食品,如大米、玉米、木耳、海帶、南瓜、紅薯、青豆,胡蘿蔔等,還有新興的大豆蛋白食品,使飲食結構趨於合理。

大腸癌以40—60歲的男性發病最多。國內發病年齡較國外早,30歲以下患者並不少見,一般佔10%以上。早期病變可有排便習慣改變、粘液血便、腹部不適。約有50%—80%患者糞便潛血陽性,故可作爲本病早期診斷的初篩方法。癌變的前身,常常是結腸、直腸、息肉或腺瘤、慢性結腸炎等,應及早治療,防止癌變。

西方國家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稱,西歐、北美一些工業發達國家,大腸癌發病率較亞洲、非洲等許多發展中國家要高10倍以上。90年代以來,結、直腸癌在美國已構成第二大癌症,平均每年發生15萬例,死亡在6萬例以上,並呈上升趨勢。近年,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結、直腸病人的檢查,發現其中25%患者有基因缺陷。正是這種保護性基因可以抑制腫瘤的發生。爲什麼這種保護性基因被破壞了呢?後來一些醫學家、營養學家認爲與人們的飲食結構有關,這還有待於確切驗證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