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朋友說說話 預防心理疾病先清“病毒”

本文已影響2.21W人 

目錄:

找朋友說說話 預防心理疾病先清“病毒”

第一章:常給心理 殺殺毒

第二章:春季謹防心理疾病 傾訴是關鍵

第三章:相信自己 才能趕走嫉妒

心理健康非常重要。對人們來說,僅僅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遠遠不夠的。如何才能避免不健康的心理情緒產生是我們杜絕心理疾病的關鍵。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如何給自己的心理減壓。

常給心理 殺殺毒

當下社會,人們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,並且有滋生蔓延的趨勢。矛盾多、機遇多、挑戰多、壓力多,倘若自我調節能力弱或是適應能力差,就會時時產生或小或大的心理壓力

人生之不如意常十之八九,當內心感到失意、痛苦、悲觀、絕望,以致對生活失去信心時,極易出現心理問題。如同電腦受到病毒攻擊和感染一樣,倘若不能及時查殺或是處置不當這些心理病毒,必然會偏離健康的人生,甚而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。

有專業人士選擇羣體做過相關調查,發現人們在日常工作、生活、學習中,經常感覺抑鬱的佔到18%;感覺人際關係緊張的佔到14%;遇事悶在心裏不願與人交流的佔到25%;個人願望得不到滿足消沉自棄的佔到13%;對工作生活感到精神緊張、疲憊不適的竟佔到30%。當下社會,人們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,並且有滋生蔓延的趨勢。

及時發現心理病毒

近年來,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精神疾病、因嚴重心理疾患而危害身心健康與生命的事例比比皆是,這無不給社會敲響了警鐘,“心理病毒”不容忽視,其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心理病毒是身心疾患的“致病菌”

省城高三學生趙翔(化名),由於家庭和個人考大學的願望極爲強烈,只知道抓緊點滴時間學習,卻忽視了適時進行心理調試,從而導致心理壓力越來越大,晚上經常失眠,白天沒有精神,記憶力減退以至於患上精神衰弱症,今年參加高考時未能正常發揮,最終沒有跨入大學的校門。事實證明,持續的緊張、焦慮、憂愁、恐懼等狀態造成的心理病毒嚴重影響了趙翔的身心健康。

心理病毒是人際關係的“絆腳石”

現代社會猶如一張無形的網,每個人如同網上的節點,如果一個節點出了問題,就會影響到周圍的人,個別人甚至會脫離社會。

小李和小王是老鄉,同在省城一家大型民企打工,平時關係很好,工作都很出色。前不久,小李當上車間負責人,成爲廠裏的生產骨幹。小王心理特別不平衡,認爲小李的能力素質不如自己,車間負責人的位置應該是自己的。此後,小王表面上配合小李的工作,背地裏不時搞些小動作爲難小李,兩個人的關係變得緊張,同事也都對小王的做法頗有微詞。可見,小王的心理中了病毒,因爲查殺不及時,影響到與他與別人的正常交往。

心理病毒是成長進步的“攔路虎”

歌詞“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”唱得好,風雨如同成長進步過程中遭到的磨難和挫折。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人生,只是一味地表現出怯弱、悲觀和失望,再小的困難都會成爲成長進步過程中的“攔路虎”。

大學生朱江(化名)學業十分優秀,上大三時恰逢父親發生意外死亡,他始終擺脫不了失去親人的痛苦,原本開朗活潑的他變得沉默寡言、萎靡不振、偶爾還會精神恍惚,學業和人際關係受影響很大,他的前程不再爲人看好。

及時更新升級“殺毒軟件”

面對形形色色的心理病毒,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查殺,並且不斷提高心理防禦能力,心理病毒就會有機可乘,侵害人們的身心健康。

使用電腦的人都知道,安裝殺毒軟件必須定期更新升級,不然就會嚴重影響查殺病毒的效果。人的心靈一樣需要經常進行呵護和清理,才能始終保持身心健康,提升抵抗各種心理病毒的能力。

認清自我 高中生小張,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,感到高考無望的他痛苦迷惘。高考失利後,在家人和老師的幫助鼓勵下,他走出痛苦,告別迷惘,客觀分析了自身的優缺點,及時調整奮鬥目標,上職業學院學習了一門實用技術。兩年後,他憑着刻苦鑽研成爲理論強、動手行的家電維修工,開了屬於自己的維修店鋪,生意做得紅紅火火。

培養自信 張先生是一位患癌症的病人,曾經被醫生告知活不了多久,熟識他的親友得知情況後都爲他感到惋惜。但張先生自己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愛,更沒有失去戰勝病魔的信心,一如往常地工作、生活、看病,始終笑對人生。他說:“我不能自己不要自己,生死在天,自信卻在自己。無論上天讓我活多久,我都要笑着活好每一天!”

如今,依靠這種信念的支撐,張先生戰勝癌魔,已然活過了7年。

意志堅強 在一堂滑冰課上,一個女孩滑倒一次站了起來,再滑倒一次又站了起來,當第三次滑倒時,被摔怕了的她問體育老師:“怎樣才能學會滑冰?”老師說:“等你摔夠50次,就可以學會滑冰。”這個女孩下定決心要學會滑冰,一次次摔倒後,又一次次爬起來。摔倒20次時,她終於學會了滑冰,這個女孩就是冬奧會冠軍王萌。

以上事例告訴人們,認清自我、培養自信、意志堅強,都是對心靈的洗禮。而洗禮的過程如同更新升級“殺毒軟件”,使人不斷具備新的抵禦“心理病毒”入侵的能力。

及時優化“心靈程序”

在信息時代,來自社會、家庭等方面的很多信息或多或少都會影響人的心理,如同電腦需要優化程序一樣,適時對自己的心靈進行優化和調節,就可以對接受的諸多信息做到去僞存真、去其糟粕、取其精華,使得自己的心靈經常處在健康狀態。

而優化心靈程序一是要正確選擇;二是要善於取捨;三是要懂得擱置。如此,纔不會讓自己的心智時常受到來自內心和外界的紛擾。

及時擴充“心靈內存”

當前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轉型期,矛盾多、機遇多、挑戰多、壓力多,倘若自我調節能力弱或是適應能力差,就會時時產生或小或大的心理壓力。爲此,要求人們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,不斷擴充“心靈內存”,增強承受壓力的能力。

要學會寬容 與人相處,不會時時處處順心,不能事事認真計較,退一步海闊天空,讓三分心平氣和。

要善於轉移 太在乎過去,太追求完美,都會影響身心健康。當身心感到特別壓抑的時候,要學會轉移自己的心事,從而減輕心理壓力,讓心靈得以放鬆。

要敞開心扉 社會生活離不開彼此間的協作、互助、溝通與交流,要儘可能地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人際關係之中,多交流、多溝通,在和諧中爲心理減壓,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,以有效抵禦心理病毒的滋生。

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,時常給心理殺殺毒,心纔會變得陽光起來。

常見心理病毒

逆反心理 對人對事內心裏總有牴觸心理,別人說東他偏說西,別人這樣做他偏要那樣做,故意與別人對着幹。

虛榮心理 好面子心理作祟,凡事喜歡與人攀比,總想着高於別人、強過別人,從不考慮自身實際,很多時候只能打腫臉充胖子。

自卑心理 對自己不自信,總認爲別人比自己強,說話做事都覺得沒底氣。

挫折心理 往往稍遇挫折不是垂頭喪氣、一蹶不振,就是陷入苦悶不能自拔,認爲事事不如人,自暴自棄。

嫉妒心理 如同酸葡萄心理作怪,見不得別人好,借貶低他人而取得心理平衡。

猜疑心理 對人對事缺少充分信任,疑神疑鬼,捕風捉影,稍不如意就認爲有人故意搞鬼。

春季謹防心理疾病 傾訴是關鍵

對於心理精神類疾病患者,家人要比平時以更好的照顧和心理安慰,避免刺激性事件的發生。

第一招 治療心理疾病傾訴是關鍵

春天,草長鶯飛,本是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季節,然而,“百草發芽,百病發作”,春季也是一年當中氣溫、氣壓、氣流、溼度等最爲變化無常的季節,半數以上的人羣在春天會出現種種不適症狀,如失眠、疲倦、健忘、情緒低落、好衝動、工作效率降低、睡眠不好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,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疾病在這個季節很容易被誘發或加重。心理醫生每到這個時節都應接不暇,在這個意義上說,春天可謂爲多事之秋。

“有時候,看心理疾病並不難,就兩字——聽着。”冀成君介紹說,“對於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,不能將自己內心的東西表現出來,那麼這些不被表現出來的東西將摧毀患者;如果能將自身內心的東西表現出來,那麼這些被表現出來的東西將拯救患者。”所以,他建議,面對有着鬱抑、焦慮等心理問題的人,家人朋友應多聽聽他們的傾訴。

第二招 改善心境從改變生活環境入手

我們知道,心境是和環境緊密相關的,人清潔了環境,也就美化了心境。平時把房子打掃乾淨,買一些溫馨的小飾品帶回家,讓房子變成“美麗的家”。還可把窗簾、牀單、桌布都換成新的。因爲一成不變的氣氛很容易讓人心灰意冷,改變居家的面貌可使人的精神煥然一新。再買幾盆花,因爲植物的生長總是給人帶來希望和活力。

第三招 “靜心修煉” 放鬆身心

現代人的情緒困擾常常來自於刺激過多,誘惑過多,慾望過多,以至內心無法寧靜。而老子雲:萬物芸芸,各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靜曰覆命。大致之意就是讓人安靜,能靜才能迴歸生命。專家建議,回到家可先洗個熱水澡,讓自己的身心徹底地放鬆平靜下來,再聽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,讓自己漸漸進入沉靜的狀態裏,心胸自然會開闊起來。

第四招 芳香療法

日常生活中,香味能對人的情緒能起到很大的影響。氣味學家的研究表明,香味對於調節人的情緒、治療疾病、保護人體身心健康,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1、薰衣草是失眠症患者的良藥,它的味道能夠改善抑鬱症狀、祛除緊張、平息肝火外。

2、香橙的味道會提高工作效率,消除上班族在辦公室壓抑氣氛中產生的緊張、不安感;柚子味有制怒作用。

3、濃郁的姜味可提高應變能力、消除疲勞、增強毅力。

4、還有作爲調味料的肉桂,它的香味能使人變得樂觀向上。

第五招 旅遊療法

憂鬱是一種愁悶的心境,是因精神受壓抑而產生的消極的情緒狀態。突出特點是看任何問題都從消極、悲觀的角度出發,遇事愛往壞處想,容易喪失信心;不願與他人交往,離羣索居,少言寡語;一些細微小事就引起憂愁與苦悶,容易自尋煩惱,常愁眉不展,長吁短嘆,情緒低落。外出旅遊有較好地消除憂鬱的效應,比如旅遊能提高人的身心興奮程度,激發樂趣,調節精神,具有愉悅效應。旅遊能促使人體內釋放一種多肽物質———內啡肽,它使人產生欣喜和鎮靜。

相信自己 才能趕走嫉妒

將嫉妒轉換成對他人的祝願,並用他們的成功激勵自己,保持“比下有餘”的心態,看看周圍那些不如你的人,相信自己的能力,用自信趕走不良的嫉妒心理。

我們常說“羨慕嫉妒恨”,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,有了競爭和不平等,也就有了嫉妒心。

心理學家多數認爲,在人類所能表達的情感當中,嫉妒是最普遍和最令人不安的一種。無論是身高外貌、智慧財富,只要是與他人比較,就有可能讓一個人羨慕、嚮往;進而產生羞愧、憤怒、怨恨等情緒,混合成嫉妒之心;嚴重者,甚至不擇手段地破壞、報復他人。

因此,嫉妒,可以暴露我們內心最陰暗的部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嫉妒心有好有壞。羨慕別人恩愛甜蜜的“浪漫嫉妒”,可能會讓情侶更加愛慕彼此;害怕好朋友離開自己的“朋友嫉妒”,會讓人們更加珍視友誼;兄弟姐妹之間的“家庭嫉妒”,則可能激勵大家共同成長和奮鬥。但是,羨慕別人升職、財富的“工作嫉妒”、“權利嫉妒”等,則可能導致互相中傷打擊、影響團結,甚至注意力變得狹窄,影響自身的能力和創造性。

因此,我們可以羨慕、但要避免嫉妒,更不能怨恨。

首先,可以換一種眼光,將嫉妒轉換成對他人的祝願,並用他們的成功激勵自己。其次,保持“比下有餘”的心態,看看周圍那些不如你的人,就能感激所擁有的一切。最後,相信自己的能力,別人的成功並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成功,用自信趕走不良的嫉妒心理。

結語:忙於工作和生活的你是否在意自己的所產生的心理負面情緒?這些負面情緒有可能會讓你的心理產生巨大的變化,一定要杜絕這些心理病毒的產生,才能擁有健康的身心。(文章原載於《養生》,刊號:2012.02,作者:常世強,版權歸作者所有;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儘快與我們聯繫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)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