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NA芯片可能成爲癌症剋星

本文已影響1.08W人 

“癌症”目前還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大敵。擔負着克服癌症重任的則是基於半導體微加工技術的DNA芯片。

DNA芯片可能成爲癌症剋星

癌症至今未被消滅,是因爲癌症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的緣故。目前已經發現致癌基因多達數百個。而且並不是單純抑制基因活動就能抑制癌症發病。比方說,癌症的發病與活性氧和食物中的致癌物有關,但這些又與人類生存必需的氧氣和食物密切相關。也就是說,抑制致癌基因的活動有可能影響到人類生命活動的正常部分,這些就表現爲副作用。

於是就有了一種假設:遏制癌症的發病必須同時控制多個基因,而不是某個特定基因。也即使某個基因活動增強,而讓其他基因受到抑制,這在每個人身上其模式都是不一樣的。爲了抑制癌症的發生,就要使這種異常的模式恢復到正常的狀態。作爲這種假設的證據,目前已經發現HIV(獲得性人體免疫缺乏症)和MRSA(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)的治療藥物,一種沒有作用,而多種藥物混合投放就能夠見效的現象。

如果這個假設正確,那麼DNA芯片將成爲調查病人基因模式的“唯一手段”(名古屋大學教授馬場嘉信)。特別是,如果發揮日本以半導體爲首的製造技術,“很可能實現可靠性、定量性優異的DNA芯片”(馬場)。

不過,令人頭疼的是“同時精通工學和醫學的兩用人才短缺”(馬場)。雖然有些大學決定開展“醫工合作”,但也只是剛剛起步,且爲數不多。以前,“藥事法的規定”被看做是DNA芯片普及的障礙,而在最近,隨着該法的修改,“審查體制滯後”(馬場)則成爲了新的障礙。DNA芯片在分類上不屬於藥品,而是醫療器件,而在日本,對醫療期間進行審覈的只有十幾名審查官。導致這種現象的不光是因爲醫療儀器廠商少,工學、醫學兩用人才的短缺也產生了負面影響。

DNA芯片是日本能夠取勝的技術領域。其應用範圍能覆蓋全人類,因此,只要控制這一領域,產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。日本半導體廠商和電子廠商不妨向這一領域全面出擊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