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恐艾”源起不慎性經歷

本文已影響4.44K人 

3年來,因爲有過兩次不太慎重的性經歷,不滿20歲的成都某高校大一學生林峯(化名)深陷“艾滋病恐懼症”不能自拔。昨日,成都市疾控中心的專家專門對林峯的“過度敏感”進行了引導,幫助他逃離極度恐慌。

“恐艾”源起不慎性經歷

昨日下午,林峯帶着滿臉與年齡不相稱的深深憂慮出現在記者面前。“噩夢是從高中時候開始的。”林峯告訴記者,高一下半期一晚,他和朋友喝酒後到美容院去耍。醉意和懵懂中,林峯一時衝動和美容院一女子發生了性關係。

半年後的一天,林峯從報上讀到了介紹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其嚴重危害的文章。他只覺得掉入了冰窟中,反覆地問自己:“那一次,會不會讓我染上可怕的艾滋病?”他比照資料,越看越覺得自己有典型的艾滋病症狀。從此他深陷恐懼中,甚至一聽見“艾滋病”三個字,便會不由自主地渾身發抖。沉重的壓力讓他整天精神恍惚,成績很快從全班前三名下降到倒數幾名。

高二暑假,瀕臨崩潰的林峯終於對媽媽講述了心中的祕密。母親將他帶到了疾控中心做HIV抗體檢測。當得知檢測結果爲陰性(沒有感染上艾滋病)時,他痛痛快快地大哭起來。

今年高考前一天晚上,林峯通過網絡聊天結識了一個漂亮女網友。兩人相約見面後,一起去唱歌、喝酒,兩人發生了性關係。就在第二天,“恐艾”情緒再次出現,這次他更加脆弱,精神一直高度緊張,生怕自己就此感染上艾滋病,也怕身上弄出傷口後被感染,就連手指不小心被劃破,也會一連幾晚都睡不着,心裏有個固執的聲音說:“你感染上艾滋病了!”高考時,精神恍惚的林峯考得極不理想,分數沒上本科線,現在只能讀專科。這讓他深以爲憾。

昨日,林峯在看到成都商報關於“艾滋病宣傳日”的報道後,打來電話求助:“誰能幫我擺脫‘恐艾症’!”記者與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吳德彬副主任醫師取得了聯繫,吳邀請林峯當面談談。

“別怕,艾滋病通過性傳播必須有一個前提:對方是個艾滋病感染者。你能確定你的性伴侶感染了艾滋病嗎?”林峯搖搖頭。“即使對方是艾滋病感染者,傳播率也是比較低的。這就好比買彩票中了大獎,你買彩票經常中大獎嗎?”吳德彬幽默的反問逗笑了林峯。

吳德彬隨即開始步步深入地爲林峯講解艾滋病知識,並不斷糾正林峯一知半解的錯誤觀念。漸漸的,林峯臉上的緊張神態放鬆了,並認真記下吳德彬講解的預防艾滋病的種種要點。爲了儘可能消除林峯的“恐艾症”,吳建議其再做一次HIV抗體檢測。

漂亮女大學生也患“恐艾”症

昨日下午,一名漂亮的22歲女大學生在同學的陪伴下來到四川省疾控中心。她緊張地告訴門診主任申文榮,3個月前她曾與男友發生過性關係。從那以後,她便擔心自己感染上了艾滋病,成天焦慮不安,更不敢看關於艾滋病的報道。1個多月前,她去作個HIV抗體檢測,結果是陰性。但她還是放不下心,不安情緒越來越嚴重。昨日,在同學的鼓勵下,她終於鼓起勇氣前來諮詢並抽血複查。(劉瑤)

小資料

艾滋病恐懼症:即對艾滋病產生強烈的恐懼感,從而引起心理和行爲的失常,病人往往焦虛不安,四處求醫,明知不對但又無法制止。

疾控專家說恐慌

吳德彬:“恐艾症”患者往往“談艾色變”,總覺得自己感染了艾滋病,或是周圍的人很可能使自己感染。其實只要做好預防措施,艾滋病並不可怕!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