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的功效 吃茯苓好不好

本文已影響1.45W人 

茯苓小資料

茯苓的功效 吃茯苓好不好

茯苓(tuckahoe)是一種以菌核爲主要利用部分的食用菌和藥用菌,屬於多孔菌科(Polyporaceae)茯苓屬。學名Poria cocos (Schw.) Wolf。別名茯菟(《本經》),茯靈(《史記》),茯蕶(《廣雅》),伏苓、伏菟(《唐本草》),鬆腴(《記事珠》),絳晨伏胎(《酉陽雜俎》),雲苓(《滇海虞衡志》),茯兔(《綱目》),鬆薯、松木薯,鬆苓(《廣西中藥志》)等等。

茯苓由菌絲體、菌核、子實體三部分組成。菌絲體是營養器官,幼嫩時白色、棉絮狀,菌核球形、卵形、橢圓形至不規則形,長10-30cm或者更長,重量也不等,一般重500-5000g。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,深褐色,新鮮時軟幹 後變硬;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,粉粒狀。子實體生於菌核表面,全平伏,厚3-8cm,白色,肉質,老後或幹後變爲淺褐色。菌管密長2-3mm管壁薄,管口圓形、多角形或不規則形,徑0.5-1.5cm,口緣裂爲齒狀。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,平滑,有一歪尖,大小(7.5-9)μm×(3-3.5)μm。

茯苓生於松樹根上。分佈於吉林、河南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。雲南所產的茯苓,個圓或長圓,皮黑褐有細皺,肉白,鐵實,質量爲全國第一,聞名中外,稱爲雲苓。

茯苓的栽培歷史和文化

茯苓原產於中國、朝鮮和日本。茯苓的栽培始於中國,南宋周密《葵辛雜識》中記載了當時茯苓的栽培技術“凡所砍大鬆,根下枯而紅潤者,其下必有茯苓,蓋得茯苓所養故耳。人能服餌,豈無奇功!”。茯苓在我國的食用和藥用的歷史也很久,早在1700多年前《神農本草經》就把它列爲上品;伏靈之名出於《史記•龜策列傳》,傳雲:“所謂伏靈者,在警絲之下,狀似飛鳥之形”。《淮南子》也載有:“千年之鬆,下有茯苓,下有菟絲”。宋代《圖經本草》也有關於茯苓酥的記載。蘇頌《集仙方》內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,有關此方面的論述頗多。據《本草綱目》載:茯苓“主治胸脅逆氣,憂恚驚邪恐悸,心下結痛,寒熱煩滿咳逆,口焦舌幹,利小便。久服,安魂養神,不飢延年”。明清時代,茯苓作爲高貴滋補食品更爲世人所珍愛。據說,慈禧太后爲了保健養身,對茯苓夾餅特別厚愛,而使茯苓夾飯盛行於世,成爲京都名食,飲譽至今。

茯苓的功效與作用

茯苓營養豐富,每100克 茯苓 的營養成分;能量16 千卡、蛋白質1.2 克、脂肪0.5 克、碳水化合物82.6 克、膳食纖維80.9 克、核黃素0.12 克、鉀58 毫克、鈉1 毫克、鈣2 毫克、鎂8 毫克、鐵9.4 毫克、錳1.39 毫克、鋅0.44 毫克銅0.23 毫克磷32 毫克、硒4.55 微克、煙酸0.4 毫克等等。

茯苓是理想的藥食同源植物,食用方法很多,可以製成茯苓酥、茯苓糕供人們食用。《紅樓夢》中曾提到了廣東茯苓霜,北京的茯苓餅和成都的茯苓包,都是當地的名貴特產,此外還可以加工成各種菜餚。

中醫認爲茯苓性味甘淡,平。入心、脾、肺經。《本草經疏》:入手足少陰,手太陽,足太陰、陽明經。具有滲溼利水,益脾和胃,寧心安神的功效。主治治小便不利,水腫脹滿,痰飲咳逆,嘔噦,泄瀉,遺精,淋濁,驚悸,健忘。

茯苓中的茯苓皮,赤茯苓,白茯苓,茯神各有不同。茯苓皮走表,長於利肌表之水腫;白茯苓偏入氣分,赤茯苓偏入血分;白茯苓偏補,赤茯苓偏利;補脾益心,則白茯苓優於赤茯苓;分利水溼,行血消瘀,則赤茯苓勝於白茯苓;茯神用於安神。茯苓與豬苓協同利水,豬苓淡重於甘,主入腎與膀胱經,只能滲溼利尿,無補脾益中之效,且利水作用較茯苓強;茯苓則利中有補,能補脾益心。

茯苓的主要化學成分

茯苓菌核含β-茯苓聚糖(β-pachyman),含量最高達75%。並含多種四環三萜酸類化合物,包括茯苓酸(Pachymic acid)、齒孔酸(Ebricoic acid )、塊苓酸(Tumulosic acid)、鬆苓酸(Pinicolic acid)等。此外尚含麥角甾醇、膽鹼、腺嘌呤、卵磷脂等。

茯苓小藥方

1 治太陽病,發汗後,大汗出,胃中幹,煩躁不得眠,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者:豬苓十八銖(去皮),澤瀉一兩六銖,白朮十八銖,茯苓十八銖,桂枝半兩(去皮)。上五味,搗爲散。以白飲和,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傷寒論》五苓散)

2 治小便多、滑數不禁:白茯苓(去黑皮)、幹山藥(去皮,白礬水內湛過,慢火焙乾)。上二味,各等分,爲細末。稀米飲調服之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3 治水腫:白水(淨)二錢,茯苓三錢,郁李仁(杵)一錢五分。加生薑汁煎。(《不知醫必要》茯苓湯)4 治溼瀉:白朮一兩,茯苓(去皮)七錢半。上細切,水煎一兩,食前服。(《原病式》獲苓湯)

5 治胃反吐而渴,欲飲水者:茯苓半斤,澤瀉四兩,甘草二兩,桂枝二兩,白朮三兩,生薑四兩。上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,溫服八合,日三服(《金匱要略》茯苓澤瀉湯)

6 治丈夫元陽虛憊,精氣不固,餘瀝常流,小便白濁,夢寐頻泄,及婦人血海久冷,白帶、白漏、白淫,下部常溼,小便如米泔,或無子息(不育):黃蠟四兩,白茯苓四兩(去皮、作塊,用豬苓一分,同於瓷器內煮二十餘沸,出,日干,不用豬苓)。上以茯苓爲末,熔黃蠟爲丸,如彈子大。空心細嚼,滿口生津,徐徐咽服,以小便清爲度。(《局方》威喜丸)

6 治心汗,別處無汗,獨心孔一片有汗,思慮多則汗亦多,病在用心,宜養心血: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。(《證治要訣》)

7 治下虛消渴,上盛下虛,心火炎爍,腎水枯涸,不能交濟而成渴證:白茯苓一斤,黃連一斤。爲末,熬天花粉作糊,丸梧桐子大。每溫湯下五十丸。(《德生堂經驗方》)

8 治頭風虛眩,暖腰膝,主五勞七傷: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。(《綱目》茯苓酒)

9 治皯:白蜜和茯苓塗上,滿七日。(《補缺肘後方》)

附 茯苓的加工方法

茯苓出土後洗淨泥土,堆置於屋角不通風處,亦可貯放於瓦缸內,下面先鋪襯松毛或稻草一層,並將茯苓與稻草逐層鋪迭,最上蓋以厚麻袋,使其發汗,析出水分。然後取出,將水珠擦去,攤放陰涼處,待表面乾燥後再行發汗。如此反覆3~4次,至表面皺縮,皮色變爲褐色,再置陰涼乾燥處晾至全乾,即爲茯苓個。切制:於發汗後趁溼切制,亦可取乾燥茯苓以水浸潤後切制。將茯苓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塊,即爲白茯苓;削下來的黑色外皮部即爲茯苓皮;茯苓皮層下的赤色部分,即爲赤茯苓;帶有鬆根的白色部分,切成正方形的薄片,即爲茯神。切制後的各種成品,均需陰乾,不可炕曬,並宜放置陰涼處,不能過於乾燥或通風。以免失去粘性或發生裂隙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