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科學家發現逆轉艾滋病病毒的分子機制

本文已影響4.51K人 

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雲南省重點項目和中科院“百人計劃”的資助下,近日,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科研人員發現能夠逆轉艾滋病病毒-1型(HIV-1)易感性的主要靶細胞的分子機制。該研究成果發表在《BMC醫學遺傳學》和《國際免疫學雜誌》上。

中國科學家發現逆轉艾滋病病毒的分子機制

據介紹,自1981年首次發現HIV以來,雖然歷經30多年的研究,但在HIV-1導致免疫缺陷的細胞和分子機理中,仍有許多關鍵問題不清楚。CD4+T細胞是HIV-1的主要靶細胞,在自然感染過程和通常的體外實驗中,該細胞的活化和增殖是HIV-1得以大量複製的先決條件

1996年,科學家意外發現,經過CD3/CD28抗體協同刺激後,活化的CD4+T細胞能夠逆轉對HIV-1的易感性。易感性是由遺傳基礎所決定的相同環境下不同個體患病的風險。但目前,尚不清楚這一現象所包含的調控規律和分子機制。

在該所研究員張華堂的指導下,博士研究生徐雯雯、韓妙君等採用生物芯片技術,對能夠逆轉HIV-1易感性的CD4+T細胞進行了全基因組分析,從中發現了產生逆轉效應的信使核糖核酸(mRNA)表達譜特徵。

在對數據進一步展開深入發掘和系統分析後,科研人員發現了137個核心基因在共表達網絡中能夠調控其他基因的表達,進而影響細胞內與細胞骨架、細胞週期和蛋白酶體等功能相關的基因的表達,最終導致逆轉效應的發生。

該結果爲HIV-1易感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,或將有助於進一步的臨牀生物標記研究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