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重燒傷怎麼進行排痰處理

本文已影響1.21W人 

2.2 溼化及霧化引流排痰法

嚴重燒傷怎麼進行排痰處理

2.2.1

溼化:燒傷病房的溫度保持在28~32℃,溼度20%~40%。大面積燒傷患者皮膚完整性受損,皮膚保溫功能減弱以至消失,患者感到全身發冷,我們採用烤燈或熱風機保持患者體溫,但患者同時也吸入了乾燥的空氣。長時間如此則會使氣管內分泌物粘稠度增加造成堵塞,導致肺部感染。特別是氣管切開後,上呼吸道完全喪失了生理屏障功能,只有充分溼化引流排痰纔能有效地防止肺部感染。

(1)用鹽水溼紗布2~3層,蓋在患者口腔和鼻腔處,氣管切開者蓋在外套管處一般1h更換1次,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隨時更換。

(2)氣管內定時注入加抗生素的無菌生理鹽水(生理鹽水250ml加入慶大黴素8萬U),每小時2~3ml或氣管內持續滴入等滲無菌生理鹽水,氣管切開者我們使用輸液泵,以保證每小時滴入15~20ml。

若患者不合作,無吸入性損傷者,用1~2塊方紗布對摺成一個三角形,再把兩角系一小白帶,固定在頭部一側,鬆緊度以能放進一指爲宜。定時往紗布上灑5ml生理鹽水。

2.2.2 霧化法:通過超聲霧化器吸入含抗生素的霧化液(500ml蒸餾水,糜蛋白酶4000U,地塞米松5mg,慶大黴素8萬U),每1~2h1次,每次15~20min以達到稀釋痰液的目的,同時鼓勵患者咳嗽,輔助患者翻身,拍背。

2.3 吸痰引流排痰法

當患者不能有效自行排痰時,需採用吸痰法幫助患者排痰。

2.3.1

吸痰前:選擇合適的一次性吸痰管,成人16~14號,青少年12~10號。氣管切開患者選擇吸痰管的直徑應小於內套管。吸痰管與氣管內套管直徑比約爲1:2~3。

2.3.2

吸痰:除常規吸痰外,氣管切開後吸痰時在血氧飽和度及心電監測下吸痰。每次吸痰時往氣管內注入一定量的無菌生理鹽水,成人3~4ml,兒童1~2ml,吸痰管插入的長度超過外套管長度的1/3以至於更長,便於吸淨氣道內的分泌物或脫落的壞死粘膜。每次吸痰不超過15s(從吸痰管插入內套管開始吸引時算起)。吸痰後增加吸氧濃度。

本組吸入性損傷患者23例,其中一例年齡最小者爲8歲,該患者燒傷面積達65%,伴吸入性損傷,傷後面部腫脹明顯,口鼻腔內分泌較多,氣管切開。患兒年齡小,創面疼痛不合作,給護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。吸痰時,我們採取二人合作的方法來幫助患者排痰:即一人扶住患者頭部,另一人操作。同時在吸痰管上也做了一些改進,常規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只有2個側孔,我們將吸痰管前端多剪了2~3個側孔。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,我們觀察到這樣不僅每次吸痰比較徹底,而且也相應的減少了吸痰的次數,給患兒減輕了一定的痛若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
成人吸痰不同於兒童,成人的耐受性強,吸痰前向患者講清吸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一般患者均能接受。對於不合作者,我們同樣採取二人合作的方法,吸痰除常規吸痰外,我們還採取了其它方式的吸痰法。如一例47歲男患者,熱燒傷92%,伴吸入性損傷,氣管切開,該患者傷後6h內出現2次呼吸困難,其中1次呼吸停止。傷後1周患者再次出現憋氣呼吸困難,呼吸淺弱,頻率42次/min,注水吸痰,引流管插入內套管時有阻力,說明氣道阻塞,加大負壓吸引,吸出痰量較少,拔出內套管,觀察患者仍憋氣,檢查內套管通暢,注水5~10ml,再次吸痰,呼吸道內有異物感,但很難吸出。將吸痰管側孔增加至4~5個,再次吸痰,效果不佳。最後,將吸痰管側孔全部剪去,加大負壓吸引,拔出內套管,重新注水5~10ml,將吸痰管2/3插入外套管內,經過2~3次反覆吸引,終於吸出一長3cm的痰栓。栓子呈黃色,中間有痰塊,展開後無脫落的壞死粘膜,尾部有粘性分泌物,經主任及醫師們共同診斷爲痰栓。而後呼吸道通暢,呼吸困難緩解,在其他患者中,我們又遇到了2例同樣的患者,由於前一次的經驗,採取了同樣的措施,及時吸出了痰栓,迅速解除氣道阻塞,挽救了患者的生命

3 討 論

3.1 患者自主活動受限

大面積燒傷患者,自主活動受限,傷後48h(休克期渡過後)使用翻身牀。有氣管切開患者,翻身時注意防止內套管脫落。必要時可增加翻身次數,以便充分引流出痰液。

3.2 患者治療的特殊性

大面積燒傷患者,因其治療的特殊性,創面長期暴露在乾燥的環境下,因而會導致乾燥空氣進入呼吸道。持續吸入乾燥空氣3~5h後,氣道可被粘稠的分泌物堵塞,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失活,可產生局竈性肺萎縮或肺不張,導致肺部感染。因此,必須行局部氣道溼化法來保持呼吸道的溼化。

3.3 吸入性損傷後3~20天爲氣管內壞死粘膜脫落期

要及時將壞死粘膜吸出,防止氣道堵塞。護理時要嚴格掌握無菌技術、遵守操作程序、動作輕、速度快,因爲氣管粘膜較薄,神經、毛細血管豐富,易損傷。吸痰時由裏向外,左右轉動或上下輕微移動,不要固定在一處,注意旋轉拔出吸痰管,充分吸淨包括粘附在氣管壁上的分泌物。如分泌物過於粘稠,用無菌注射器直接注入3~5ml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內套管,要在患者吸氣時推入,數秒鐘後,乘患者嗆咳時吸出。吸口腔的吸痰管與吸氣管內的吸痰管不能並用,每次吸痰時重新更換吸痰管,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。

因此,正確有效的排痰,保持呼吸道通暢,維持有效通氣量,防止肺部感染,是搶救成功的關鍵,也是嚴重燒傷患者護理的關鍵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