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純會診“肖氏手術” 能承載民意期待嗎?

本文已影響2.58K人 

而對於一些和老百姓生命健康密不可分的新技術——比如醫療衛生領域的新手術新藥物新儀器——是否真的足夠科學性、權威性、安全性和有效性,普通民衆乃至媒體,並不具有特別的辨識力。自然也只能選擇相信醫學專家發明的“國際領先”“國際先進”的手術是可靠的。

單純會診“肖氏手術” 能承載民意期待嗎?

但正是在這一點上,最近我們遇到了疑惑。說到這兒,大家肯定知道這裏所指的,是肖傳國“肖氏反射弧”理論和手術。而經過“方舟子遇襲”事件的發酵,這起過去幾年間只存在於方和肖二人間的“私人恩怨”糾葛,已發展成公共事件。日前,接受“肖氏手術”的部分患者召開媒體通報會,稱手術“沒有效果”,將對肖傳國及有關醫院提起訴訟。患者代理律師呼籲,衛生主管部門調查和叫停該手術。鑑於此,中華醫學會邀請國內10多名神經和泌尿領域的專家,對“肖氏手術”進行討論。據稱討論會形成統一結論,但暫時不會向外透露。

討論會有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出席,不過卻未對媒體開放。這種審慎之態,可以理解,但是封閉討論時間過長並非良策,只會增加外界的猜疑情緒。法律的歸法律,學術的歸學術,請來十餘業界專家會診肖氏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不管最終結論是證實還是證僞,對肖傳國而言,都是一個科學的態度。

但是,這有一個隱含前提——即請來的專家,均爲貨真價實的業界權威,全憑職業良心說話,而非爲了應對民意或敷衍肖傳國。這樣的結果,才能讓民衆安心,也能讓肖傳國信服。

當然,回頭來看,一起簡單的學術層面的質疑和觀點交鋒,最後演變成一方惶然遇襲,另一方惱羞成怒、僱兇傷人和鋃鐺入獄,這一悲劇顯然值得深思。任何行業都需要監督,科學也不例外。可科學研究領域的特性決定了其監督不能依靠行政命令,不能仰仗學術權威,而必須建立一套相應的制度。

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認爲,評價和監督科學家有多個層面,從同行評審稿件、同行評價工作,到專門機構審查學術不端,到媒體監督。其實,這一監督評價體系不僅適用於自然科學方面,也同樣適合人文學科。從此前的汪暉、朱學勤抄襲門,到現在的方舟子、方玄昌打假遇襲門,凡此種種,說明我們缺乏一整套連續體系的防止學術失範的機制,僅僅依靠方舟子或者“網友曝”,是難以承受的。

相關內容

熱門精選